职业解读

教授视角:文职的“围城” ——对文职职业的深度思考 文 / 范进忠 教授 人物介绍 范进忠, 1983 年 9 月全军首届从 地方高考招录到军校的本科生,军旅生 涯 35 年。专业技术五级,大校军衔,教 授职称,多次出任学院、大区专家、评委。 研究方向为政治理论及人文历史。 2017 年 8 月,顺应军队改革大势提 前退役。2017 年 11 月创办红山口教育, 2018 年 7月更名为红师教育。 《南方周末》记者郑宇钧先生就新的军队文职政 策制度曾经三次采访我,每次都谈及相同的问题:“你 如何看待军队文职这个新职业?”春江水暖鸭先知。由 于长期在文职考试培训第一线深耕,我每次都有着新 的看法,这也引起了郑记者的好奇。 胜出必有所长。红师教育在军队文职考试培训领 域有了一定的影响。挑战性的工作,逼迫我们对文职职 业进行深入研究和独立思考。 □“文职”不是新鲜事! 《文史精华》2018 年第 2 期发表了本人拙作的《军 队文职制度的探索和实践》,这是新的文职制度颁布 后国内第一篇论文。 早在 1955 年我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时,毛泽东就 决定编制非现役工薪制职员。1988 年全军恢复军衔制, 邓小平主导实行不穿军装的现役文职干部制度。1988 年 8 月 1 日,本人军校毕业后参加工作的第二个年头, 与全军 16 万名军官一起统一脱下军装改着便服,成为 一名军队文职干部。直到 1992 年 5 月 1 日,全军文职 干部又恢复配发制式服装。 2005 年中央军委出台政策,向社会公开招聘非现 役军队文职人员。从地方招聘,不列入军队编制,不穿 军装,从事非作战工作。2012 年 8 月,中央军委对文 职人员的身份、管理、等级、聘用做出了具体规定。 2017 年 11 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重新修订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明确军队文职人 员是军队人员的组成部分;享有国家工作人员相应的 权利和义务;建立与现役军官工资待遇相当、福利保障完备的保障机制。2018 年开始向全国首次招聘。 □新文职、新“围城”? 红师教育研究统计,截止 2019 年底全军已招聘入 编文职人员数万人。 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说,“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站在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婚姻也罢,事业也罢,人生的 欲望大都如此。” 新的军队文职职业何尝不是一座新的围城! 围城外,广大高校毕业生和社会人才为求得一份 收入可观的稳定工作,或者怀着军旅情结,渴望考取文 职。有的岗位呈现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场景,我 亲自带班的考生,许多人以类似高考冲刺的状态,每天 学习到凌晨两三点。 围城外,军队文职的另一个来源是现役军人转改。 经常遇到我教过的军校毕业生咨询我是否应该转改文 职。那些符合条件的军官大多不愿意转改,他们与现役 军官的收入、社会地位、职业发展进行对比,觉得整体 下降了一个层级。倒是一部分军官发现转改文职的岗位有的在自己的家乡,转改后可以实现夫妻团聚,从而 勇敢做出了转改文职的人生决策。 2019 年推出的退役士官转改文职政策,虽未见热 闹的报道,但是对于军队文职队伍建设和退役士兵就 业都是巨大利好。一方面退役士兵经过部队多年的历 练,与文职岗位需求是无缝链接;另一方面退役士兵到 文职这样稳定的就业岗位也属不易。从政府层面看, 拓宽了退役士兵就业的新渠道,对于做好退役军人服 务保障工作也是落到实处。 □文职职业的“小社会” 红师认为,文职考试是经过公开考试选拔的职业, 但是与其他公考职业大相径庭。公务员、事业编、教师 编、银行编、招警等招聘考试,这些职业的工作性质和 人员类别都大致相同。而文职这个职业有着多种类别, 就像个“小社会”。 文职职业编制分为两类,一类是管理类岗位,类似 于在部队工作的公务员,工作在机关和领导岗位,从办 事员、科员、科级副职、科级正职、处级副职、处级正职、局级副职、局级正职、部级副职,共九个等级,晋升机 制顺畅。以往部队单位的机关参谋、干事、助理员,只 要与打仗不紧密的岗位都编配文职人员来替代原来的 军官工作岗位。目前公开报道文职职务最高的是军事 科学院文职编制的梅宏副院长,副部级,中科院院士, 原北京理工大学常务副校长。 文职职业编制第二类岗位是专业技术类岗位。军 队院校、医院、科研院所、干休所等原专业技术军官岗位, 专业技术级别从技术 1 级到 13 级,评定职称,类似于 地方的事业编。 专业技能 类 文职 人 员 是专业技术类 别的一种, 2019 年全军首次招聘。这类岗位文职人员承担着军队 内部工勤类工作,如驾驶员、通信员、收发员等。类似 于地方的事业编工人岗位。其来源主要是当年度的退 役军人,同时也进行社会招聘。 □冲进文职“围城”! 军队文职考试的难度大不大?这是我经常遇到同 学和家长咨询的问题。 我的思考是因人而异、因岗而论。其规律是对文化 程度要求越高的岗位,考试越容易;相反,岗位要求的 文化程度越低竞争越激烈。 如地处北京的部队干休所护理岗位,学历要求为 大专,女生岗位比较多,考生报考者众多。考生普遍认 为文职工作稳定,又实现了进京的梦想。有的已婚女 生入职后,由此完成了家庭建设和职业生涯的重大转 折。武装部的管理岗位只要求本科学历,即使是偏远 山区的县级武装部,报考比也居高不下。显然,在县级 机关文职岗位有着更强的竞争力。比如在武装部文职 与民政局公务员对比,工作性质相近,但落后地区文 职人员的待遇大约是公务员的三倍,还下发服装,拥 有军队体制内的社会地位。这两年文职报考比最高达 到 729:1,竞争激烈程度与热门岗位公务员的考试相 当。 但是,从这两年招聘形势看,那些需求高层次人才 的文职岗位遇冷。比如军队院校动辄要求博士甚至第 一学历为 985/211 双一流的岗位,特别是招聘地不在 一线城市的岗位,报名者少。据统计,2018 年度文职 招考空缺了 3600 个岗位,约占三分之一,2019 年空缺 了约 4000 多个岗位,约占四分之一,大部分对学历的要求比较高。可见,考生如果报考高学历的岗位,符合 条件者是比较容易的。同时,军队招聘单位也是求贤 若渴。 文职考试的另一个现象是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考生报名并不热,在内地经济落后地区则非常受欢迎。 一些属于冷门专业的岗位,比如军代表、水文、气象、 文物考古等,尽管工作岗位很诱人,但是社会上此类专 业考生人数不多,竞争也并不激烈。 □走出文职“围城”? 自 2018 年开始的军队文职面向社会招聘才进行 了两年时间,目前我们还没有见到入职后文职人员离 职的报道和分析。 红师教育与培训入职的学员保持着良好的互动。 他们按照规定与招聘单位签署了《聘用协议》,大多处 于入职初期的兴奋期,还沉浸在考取文职喜悦之中。 毋庸置疑,按照人才培养和发展的规律,随着文 职人员入职时间的推移和首期《聘用合同》的到期,一 些文职人员会对本职工作产生怀疑心理。有的属于能 力达不到而苦恼,也许有人认为自己能力发挥不出来, 预计会有人适应不了部队相对严格的管理。 文职职业实行聘用制,走出文职“很简单”,辞职 就是了,但是要考虑自己的年龄。经过部队几年文职工 作历练,也许在地方再就业不难。但是,君不见目前社 会上一批批自主择业干部,就业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容 易。 可以预言,届时那些想离职再就业的文职人员也 许真的要面临职业生涯的痛苦抉择。 □文职,未来的期许 退役前我认真听过军委主管部门对文职制度的宣 讲,加之近年来在文职招考培训一线工作的深入研究, 我们有理由对文职的未来充满期待。 文职制度是世界军事强国军事变革的重大举措。 美军 2015 年现役军人 133.1 万人,文职人员 76 万人, 上至国防部部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下至军队院 校和科研单位领导、教员、研究人员,都统配文职人员。 俄军现役军人 100 万人,文职人员 75 万人。英军、日军、 以色列军队也都大量编配了文职人员。 我国新的《军官法》呼之欲出,军官将实行职业化, 待遇将再次大幅提高,退役后的生活国家将从法律层 面做出保障。可以期许,与军官待遇有着参照效应的 文职人员待遇也将大幅提高。即使是在沿海经济发达 地区,军队待遇与地方相比也将具有比较优势。 军队是一个大舞台。军事科研处于科研舞台的顶 端,我国的军事装备正处在迅猛发展时期,卫星、航天、 航母、歼 20 等世界领先的军事装备研发和使用,给了 军队文职岗位高层次人才发展空间,一批批文职人才 将在世界尖端领域大展身手。 2019 年 5 月 16 日,《南方周末》郑宇钧通过采访 红师师资团队,刊发了《军队也盯着“潜力股”和“好苗子”》, 透彻分析了军队文职招聘的发展趋势,十分看好军队 文职职业的社会吸引力。 军队文职这个新职业,必将成为一个新的“围城”, 一个人才聚集之城,一个正常流动的人才之城,同时也 是报国青年的理想实现之城。 军队文职培训进入标准化时代 ——对文职职业的深度思考 文 / 范进忠 教授 红师教育创业三年,在军队文职培训领域声名鹊 起。曾有国内顶级公考机构向红师抛出红绣球希望联 手,一些公考地方机构与红师惺惺相惜,商讨合作,更 有很多退役军人登门拜访,取经创业。红师人以博大的 胸怀,笑迎八方客,不吝创业经。 行业专家分析,军队文职培训历经三年,在红师教 育引领下已经步入标准化时代。 □公考培训机构难啃的骨头 2017 年 11 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了新的军队 文职条例。2018 年 7 月,军队 文职首次社会招聘,引 起了全国公考类培训机构的瞩目。 面对部队的招聘岗位,社会公考机构跃跃欲试,但 是由于缺乏部队工作的基本常识,也不知道部队专家 的命题思路,许多公考机构照搬公务员培训的套路, 仓促上阵,讲解申论,讲解结构化面试,引导考生复习 跑偏了方向,广受诟病。 □ 退役军人创业是“梦工厂”还是“滑铁卢”? 红师教育在军队文职培训领域风生水起,吸引了 许多退役军人的目光,到红师拜访取经、探讨合作。许 多人幻想把军队文职项目当成创业的“梦工厂”。 红师教育笑迎八方客,毫无保留地介绍项目和对 市场的看法,同时善意提醒创业的风险。有的战友索 要了红师的画册和内部教材,还有的送员工来红师总 部实习体验。 红师教育从来不担心竞争。范教授认为教育培训 项目不怕从业机构多,这就好比是在湖边钓鱼,钓鱼的 人越扎堆,市场就越大。但是,每一次都不忘提醒战友们注意创业风险,“要尽量避免陷入创业的经济泥潭 或触碰法律红线。同时,仅仅依靠军队文职单一项目也 很难支撑一个公司的发展。” 去年以来,不断听说有战友创业经营出现了问题, 究其原因是许多人根本不懂教学,更不注重教学质量,尤其是在经营理念上以帮考生托关系找工作为目的。 有的游走于法律的边缘,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稍有 不慎就可能成为人到中年的“滑铁卢”。 □军队文职培训需要“金刚钻” 对培训机构来说,军队文职项目之难,难在哪里? 一是对项目的理解。军队文职人员是部队组织实 施的社会化招聘,由于命题专家是部队现役师资,其笔 试命题方向与公务员考试大不相同,面试的组织形式 和评分标准与地方公务员面试差别很大。 二是笔试专业课之多。13 个专业大类,44 个专业 方向,多达 30 多门的笔试专业课,比研究生考试专业 门类还要复杂。即使是研究生培训机构也很难啃下这 么多门类。 三是面试招聘岗位类别之多,多达一千多种岗位。 考生面试抽题具有不确定性,到实地、用实物、搞实操 进行考核,最后评委要进行天马行空的提问和追问。 四是军队文职面试使用面试抽题系统和心理测试 系统。面试考试分成了四个模块,实行随机抽题,面试 后,还要进行心理测试。 □军队文职培训已经进入标准化时代 红师教育三年深耕,广聚全国退役人才进行深度 教学研究,对各兵种部队招聘岗位进行分析,在不涉及部队机密的前提下,发掘招聘单位职能任务和招聘 岗位工作职责,分类研究命题方向,对考生进行精准 的报考指导。引领行业发展,初步形成了细分行业的标 准化。 第一,教材和教研。红师教育编写出版了 25 种军 队文职教材,对笔试阶段大部分学科门类进行了教学 研究。 第二,课程和产品。红师教育课程类别分为:线上 + 线下、公共科目 + 专业科目,可以满足不同类别考生 学习需求。其中,《蓝军演练卷》《考前一瞥》《笨鸟先 飞图》等红师产品,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品矩阵。 第三,模块化面试。红师教育范进忠教授全国首 创,提出模块化面试理论,将军队文职面试升华为新的理论体系。主编的面试教材被国家图书馆收录、馆 藏。 第四,面试仿真题库。红师集中退役师资研发了多 达 4 万题的面试题库,许多是考生回忆的真题。 第五,全仿真系统模拟。红师研发了与部队文职招 聘面试功能相同的两个系统。一是面试抽题系统。二 是心理测试系统。考生可以在 4 万题仿真题库中进行 模拟抽题和答问,配以退役师资点评,仿佛进入了面试 现场,可以进行无限次演练。 第六,军事化管理。红师教育面试培训实行军事 化管理,参照军队院校学员队编制体制,下设区队和 班级。实行院校式教学。早操、早读、教学、训练、自 习等各个环节参照军队院校的组训方式开展。 第七,退役师资带班。红师教学方式是快餐式趸教, 军事化历练。将知识切片分批次发给学生,老师系统讲解,学生快速消化,可以开阔思维,掌握答题方法。 □ 红师在军队文职项目胜出能否复制? 红师在军队文职细分赛道上取得了成功!这个模 式是否可以复制?深度参与军队文职培训的退役师资 普遍认为难度很大。一是红师已经占领了制高点,新 进来的机构没有了先发优势;二是红师的课程研发已 经很深,无论笔试还是面试已经形成了体系;三是红师 的品牌影响力已经得到市场认可,即使是国内公考行 业的巨头,要想在军队文职细分领域赶超恐怕也很难。 但是,我们也可以从红师的创业经验得到启示,一 要尽量寻找早期的项目;二要尽量寻找与以往工作经 验结合的项目;三要尽量寻找投资小风险小的项目;四 是要有韧性、坚持不懈。